陆丰这款茶,缘何成为湾区“香饽饽”?|挖掘私藏粤茶⑦
开栏语:广东既有凤凰单丛、英德红茶等驰名IP,缘何粤茶也藏着不少小众茶品。湾区挖掘它们或工艺独特,私藏或风味罕见,香饽饽虽未声名远播,陆丰却是款茶茶人私藏珍宝。即日起,缘何粤茶南方农村报、湾区挖掘南方+茶业频道推出“挖掘私藏粤茶”系列报道,私藏邀您一同拨开迷雾,香饽饽探寻独特茶香。陆丰
5月的陆丰,云雾弥漫在莲花山脉南麓。漫步在高美村海拔800米的茶园中,层层叠叠的茶树在雾霭中若隐若现——这片绵延的山地,正是粤东小众茶——高美茶的故乡。
云雾深处的“金叶子”
“高美茶”因产于高美村而得名,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。1958年,高美大队党支部因地制宜兴建了“高美青年茶场”,此后,福建茶人和汕头知青与地道茶农推陈出新酿成独特工艺,包括采青、晒青、凉青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炭焙等基本工序,九道工序全凭茶师经验把控,荔枝木炭慢火焙出的茶叶,既有单枞的高扬花香,又具岩茶的醇厚,“高美茶”自此声名远扬。改革开放后,其凭借独特风味畅销珠三角,成为村民的“金叶子”。
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正是高美茶的“品质密码”。高美村属于海洋性气候,年均气温21.8℃,年降雨量1900毫米,每年有120天云雾缭绕,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天然的“保湿屏障”。酸性乌沙壤富含微量元素,茶树在这里缓慢生长,滋养出水仙、佛手、梅占、黄旦、名花、乌龙、奇兰香、金观音、金牡丹、乌叶单枞等多个品种。
从“粗制”到“精制”的蜕变
高美村种茶制茶历史悠久,但曾经的高美茶,困于“小作坊”模式:手工工艺虽独特,但标准化程度低,“制作粗糙、口感不稳”成为发展瓶颈。2016年以前,高美茶还困于“有品质无品牌”的困境。深圳市税务局帮扶团队入驻后,一场产业革新悄然启动。
近年来,高美村狠抓“精细加工”,利用帮扶单位自筹资金230万在高美茶叶种植基地内建起了茶叶加工厂,引进了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,进行精细化生产,提高茶叶生产效率以及茶叶品质。目前,从采摘开始到包装成茶产品,高美茶的加工已形成从采青、晒青、晾青、摇青、炒青、捻揉、碳培、烘干等11道专业工序,是远近闻名的优质碳培茶。
2024年8月,高美村引入潮州凤凰“托富之家”种制技术,通过茶园土壤改良、种苗优化、制茶师培训等举措,推动种植与加工双升级。为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,青之源茶业建立“村集体+公司+基地+农户”模式,通过基地示范种植、技术培训、直接聘用、订单合作等方式,带领当地茶农在家门口增收致富。
从山区到湾区的“破圈”
在深汕高铁陆丰站出口,300平方米的高美茶专业市场每日茶香四溢。往来旅客停下脚步,品茶之后购买一包印有“高美茶”标识的茶叶——这是高美茶“破圈”的缩影。
近年来,高美村坚持党建引领,成立股份合作社,发动村民以土地、茶园、现金等入股,发展壮大茶叶种植规模,着力打造“高美茶”区域品牌,注册“高美茶、高美荔香”单枞茶商标,不断提升“高美茶”市场竞争力。在靠近村口的陆丰高铁站出口,还设置了高美茶专业市场,创新举办了多届高美茶文化节,并使高美茶在深圳市消费扶贫中心(海吉星)及汕尾市消费扶贫中心长期展销,同时把高美茶搬上了消费扶贫中心网络销售平台“圳扶贫”及“汕尾市扶贫产品电商平台”,与其运营单位建立产销对接机制,开创稳定的线上线下运营平台。
如今的高美村,种茶户年均收入超10万元,村集体年增收36万元,近2万人次通过茶产业实现就业。站在茶园观景台上,看着云雾中的茶树和忙碌的茶农,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省定贫困村。从深山里的手工茶到湾区市场的“香饽饽”,高美茶用一片叶子书写了乡村振兴的传奇,而这场关于茶香的故事,还在继续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严秋璠
图片:受访者供图
- ·三重潜在满分,一级庄玛歌正、副牌期酒上线
- ·15亿!两大玻璃基板项自签约南浔,企业经营
- ·毫米级精确对接!厦金大桥(厦门段)再创新纪录
- ·县纪委监委:多维赋能强本领 严管厚爱铸铁军
- ·怎样正确地使用玻璃胶枪 怎么去除打多了的玻璃胶,行业资讯
- ·蘋果WWDC有多無聊?iOS 26有什麼亮點?|天下雜誌
- ·成都南玻三线点火成功!,企业经营
- ·厦门市“十五五”规划请您建言献策
- ·曝绿军放弃交易格里芬 两点隐患令心仪球队却步
- ·女性补充气血的食物有哪些?【健康】风尚中国网
- ·40℃以上天气频现,最近为啥这么热?
- ·陶朱隱園為何賣不掉?專家曝3硬傷「也許這兩人有興趣」|天下雜誌
- ·天下晨間新聞 電動車爭霸,中國龍頭企業參戰|天下雜誌
- ·畲乡建起“共富茶坊”
- ·雙重課稅成台灣赴美投資最大障礙?獨家專訪新任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魏凱|天下雜誌
- ·40℃以上天气频现,最近为啥这么热?